持續關心亞裔兒童,如何走出"仇恨犯罪"陰霾,東森新聞繼續專訪到,知名心理治療師,趙宏,提醒亞裔家長,有許多專業方法與社會資源,都能夠幫助兒童,走出心理創傷。
強調美國是法治國家,任何試圖分裂與仇恨亞裔的行為,都是"零容忍"的,且不只從聯邦、各州,到亞裔社區,紛紛展開行動、打擊"亞裔仇恨犯罪",就連學校,與日託中心,也開始教育兒童,不應該歧視族裔;換句話說,所有人都朝著,為亞裔孩童建立起,一個更安全、強大且公正的生活環境,讓孩子不必再因"恐懼而逃避"。
此外,為了幫助亞裔兒童,更快走出"心理創傷",心理治療師,趙宏,特別提醒家長,最容易忽略掉的情況之一,那就是不明白為何孩子會持續出現,"無故拖延"、"逃避"或"暴怒"等情況;且當類似的行為、一再重演時,家長可能要注意,背後一部分的原因,可能就是來自於,已經被壓抑、長達數個月的"亞裔仇恨犯罪"。
除了家長本身要知道,在面對壓力時,孩子大多數的第一反應,都是「逃」,因此,有必要與孩子、靜下心來長談,釐清"逃避或拖延"等生活問題,是否真的是來自於,"亞裔仇恨犯罪"外;專業心理治療師,趙宏,還建議家長,可以帶著孩子一起,學習多種對抗技巧,來幫助克服"心理創傷"。
不只向家長說明,兒童在遭遇"亞裔仇恨犯罪"之後,產生"害怕"是一種、正常的情緒表現,且唯有當被家長察覺,異樣情緒之後,孩子才有可能面對,進而減弱或消退;因此,家長都需要多一分注意與關心,同時也不必太擔心,相關的專家諮詢或心理諮商,可能出現"費用太高"等難題。
強調聯合國研究已經發現,六個月大的孩子,就能分辨人的膚色不同,且在五歲之前認知到,種族歧視等問題!有鑑於此,專業心理治療師,趙宏,提醒亞裔家長,平日就要積極教導幼兒,避免再次成為"亞裔仇恨犯罪"的受害者,且第一步就是要記住,不要一個人外出,此外,還有其他多種方法,都應該教導孩子、牢記在心,
提醒美國亞裔家長,正確了解到"亞裔菁英"或"模範少數族裔"的標籤,無法讓下一代免於,仇恨犯罪與歧視,透過兒童發展專家、心理治療師、學校,以及亞裔社區的努力,才能幫助孩子培育出,更多元的文化理解能力,學習包容的同時,也能持續展現自我肯定,才能繼續在美國社會,爭取到公平合理的對待。
APALC專線: 213-977-7500/CalVCB專線: 800-777-92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