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?根據一份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,大家心中期望的退休金,平均值是1600萬元。但以工作40年來算的話,平均一年要存到40萬,這對一般拿薪水的上班族來說可不容易。不過在這物價房價飛漲的年代,最少要存多少錢,才夠支應基本的退休生活呢?帶您了解。
民眾:「退休金1000萬,1500萬應該是還算夠,2000萬,3000萬吧,大概6000、7000萬吧,我覺得這太高了,不太可能,希望可以有500萬吧。」退休金各喊各的價,真要精算誰都沒底。
民眾:「現在的100萬,30年後大概只有20、30萬的價值,一年30萬不夠,你要有房子啊,所以最好準備多一點。」大家的共通點,是對老年生活的憂慮。
退休金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算法,有人住豪宅、有人住公寓,甚至有人無殼過一生,不過有壽險業者的研究報告指出,受訪者平均值準備的退休金是1600萬 ,等於年薪百萬,都要不吃不喝16年。
1600萬對工薪族來說,看似難以負擔,但並非毫無根據,這是一份1500名受訪者的問券調查,受訪者期望退休後,每個月平均花費3萬3,596元,等於如果60歲退休,活到90歲要存1200多萬,活到100歲1600萬就不夠花了,要活得有品質,長壽成為負擔,3成受訪者打算延後退休。
銀髮族洪先生:「我還在工作中,現在是一兼二顧,沒放棄工作是因為身體還可以,一方面有收入,一方面讓身體活動。」
洪大哥75歲了還在兼職,月入近3萬,剛好夠他跟太太的每月花費,最怕就是病痛突然找上門。
銀髮族洪先生:「男人的老毛病就是攝護腺,老年人都有的毛病,花了一萬多塊,其他都是健保給付。」有份收入,還能來咖啡廳坐一下,手上存款數字他沒說,只透露年輕投資失利,現在不能退休。
銀髮族洪先生:「最少要300萬(退休金),以現在物價水準來講,300萬不是很多,1000塊錢拿去買菜,買不到幾樣東西,如果初一十五拜拜,1000塊錢桌上是看不到東西的。」對洪大哥而言,不敢奢望1600萬,有300萬就足以保障,但實際推敲下不一定夠。
老福聯盟秘書長張淑卿:「每個月在基礎的生活跟醫藥費,每個月大概準備2萬左右,20年的話大概是多少?大概是400、500多萬。」
不談生活,只求生存,依照各縣市訂定的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標準,包括房租、飲食、交通,2025年台北市是2萬379元,六都最低的台南1萬5,515元,以今年65歲退休,平均餘命19.86年試算,在台北相當於要準備485萬,六都最低的台南369萬,保險一點,算活到90歲在台北要611萬、台南465萬,粗略計上通膨率乘以1.3倍,分別是794萬跟604萬,而專家建議,能力許可下最好有個窩。
人資理財專家陳瑞珠:「因為你解決住的問題,飲食什麼的,我們可以加減過。」錢多錢少,都能過日子,但退休金有限的情況下,一定要細水長流。
老福聯盟秘書長張淑卿:「最怕的就是,你的存款是很快領出來的錢,是活存還是定存?一個動作,一個解約錢就不見了。所以可以的話,最好可以有一部份的錢,可以放在信託。」
其他包括醫療險、長照險都是老生常談,趁年輕及早準備,專家建議最晚45歲,要開始規畫退休金,想老有所依可得加快腳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