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兩岸政治 政治 台灣5/17後邁入非核家園! 核三停役「轉型為光電場」

台灣5/17後邁入非核家園! 核三停役「轉型為光電場」

  • 05/17/2025 05:45

核三廠18號凌晨零點起,台灣核電歸零,進入非核家園時代,核三廠也將轉型為光電場。對此,行政院長卓榮泰17號參訪時並沒多回應核電議題。即使先前卓揆提過,電力的備載容量率,還會維持在安全範圍,但學者就擔心,再生能源來不及銜接電力缺口。

台電核三廠人員:「二號機準備,開始降載操作,3、2、1,開始。」

17號下午一點,全台最後一座核電機組降載,台電人員加強巡視關注變化,原本核能維持約94萬瓩,過兩個小時下午三點只剩73.3萬瓩,台灣逐步邁入非核家園。

記者vs.行政院長卓榮泰:「院長支持核三廠轉型成光電場嗎。」

卓揆參訪無人機時,沒再多談核能議題,事實上核三廠除役前,似乎早已進一步轉型為光電場,有高達55公頃用地,分為四區,設置11萬1千多片,高透光率的地面型光電模組,預計2026年3月,完成全區設置,預估年發電量達5800萬度,能供應1萬5千戶家庭用電。

民眾:「核電使用量不到10%,所以說我覺得停掉是對的,現在其實就整個國際來講,台灣電費算便宜的。」

民眾:「會擔心電價漲,希望電費再更調低一點,因為我們有家庭,有小孩的話,就是用電量會比較兇。」

面對非核家園,以及迎來夏季用電高峰,民眾都在觀察供電隱憂及電價問題,但先前卓院長已強調,就算非核家園,電力的備載容量率也會維持在安全範圍,因為核三停役後,只會降低百分之3,但學者有不同看法。

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梁啟源:「但是這裡頭有假設,一些電廠要完工,如果扣掉這個的話,根本就負的,那些新的電廠蓋不起來,再生能源也遠遠落後。」

學者就怕再生能源來不及銜接,造成電力缺口,隨著核三廠17號晚間12點前完成反應爐停機工作,台灣產業界和民眾,都在關注能源轉型下,能否確保國內用電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