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總統川普的一舉一動備受全球關注,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1日在臉書撰文「推土機鏟平世界與川普的築高牆」指出,隨著2025年已過大半,國際社會持續籠罩在川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之中。他認為,若具備足夠的想像力,就會發現2025年之後的世界局勢,可能迎來如同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般的劇烈轉折,預示著新一波全球秩序的重組與變化。
川普自4月2日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「對等關稅」政策以來,台灣面臨高達32%的關稅壓力。不過在關稅生效之際,川普卻於4月9日宣布暫緩90天,但眼看7月9日的期限將至,他在6月11日出席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活動時表示,未來一至兩週內,美國將主動對數十個貿易夥伴發函,單方面設定貿易條款。
川普進一步說明,「到了某個時間點,我們會直接寄出通知信,內容將是:『這就是條件,要嘛接受,要嘛離開。』」對於是否延長關稅暫緩期限,他則表示持開放態度,但認為「不會有這個必要」。
對於川普最新的貿易動向,謝金河指出,2025年全球局勢如同籠罩在川普的「驚嚇」之中,未來世界可能迎來類似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的劇烈轉變。他直言,若具足夠想像力,2025年後的全球局勢恐將經歷一場新秩序的洗牌。
謝金河回顧歷史,指出柏林圍牆象徵著東西冷戰時期的分隔,牆倒瞬間成為資本主義壓垮共產集權的重大轉折,也為中國改革開放帶來契機。他引用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在著作《世界是平的》(The World is Flat)中的觀點,指該書歸納了10部「推土機」推動全球化浪潮,包括柏林圍牆倒塌、Netscape上市、工作流軟體、開放原始碼、外包、委外生產、供應鏈、內包、搜尋引擎與輕科技等。
這些技術與制度變革,造就了中國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迅速崛起,尤其2001年加入WTO後,更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,直到2017年方開始減速。然而,面對2025年的「川普2.0」,謝金河認為,全球化的趨勢正被川普的保護主義逆轉。他指出,川普除了在美墨邊境築高牆,如今也在貿易上築起更高關稅牆,形同反向操作,與推土機鏟平世界的邏輯背道而馳。
謝金河分析,儘管川普對外發言強硬,但現實卻常迫使其退讓。他舉例,美中關稅問題「高高舉起,卻慢慢放下」,即是典型策略轉彎的表現,近期美中雖在瑞士、英國進行會談,川普也聲稱雙方將達成協議,但目前僅美英達成部分協議,後續走向仍充滿變數。
對此,謝金河呼籲,面對全球政經局勢未來可能的劇烈變化,各國與投資人都應具備更強的「想像力」與前瞻性,思考誰才是「築牆世界」與「平坦世界」中的真正贏家與輸家。